宣春雷老师是里浦中学副校长,同时兼任高二实验班的班主任。或者从接远教育者真谛上讲,是班主任着副校长。
宣春雷老师有着极深的班主任情结。从1984年走上工作岗位主动要求当班主任那一天起,他已经当了14年班主任。即使1994年到1996年担任教主任期间,他也依旧执拗地兼任着班主任一职。直到1996年下半年起,宣老师任副校长兼政教主任,分管学校德育。肩上担了实在太重,才不得不暂时放弃班主任工作。2000年下半年,学校适应教育形势的需要,恢复实验班的招生,宣教师又作为最佳班主任选推上班主任的舞台。
“教师必须要有责任感,教师给学生的三年要影响到学生的三十年乃至一生。”这是宣老师经常讲的一名话。事实上,从走上工作岗位的那一天开始,宣老师就很少对自己放松过。首先,作为一个教师,他的业务水平过硬,在他精心辅导下,傅祝庆、张向阳等四位同学获得了全国数学竞赛一二等奖。自己撰写了教学论文多次在市级以上的论文比赛中获奖,并在省级乃到全国级报刊上发表。尤其在行政任务越来越繁忙之时,更是笔耕不辍,论文频频在报刊上露脸。
跟宣老师接触的人都有一种深切的体会:宣老师记忆力极强,知识面级广,说话极富鼓动性。有一种强大的亲和力。其实,这和宣老师的十余年来的用功是分不开的。对宣老师来讲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是寻常事。他眼睛高度近视,但是,眼前的模糊不清使他越加能清晰地看到学生的内心需要什么,该怎么做才能使学生素质提高更快。
“漂亮的孩子人人爱,那么丑陋的孩子谁来爱?”鉴于里浦中学这所农村中学的生源多的是重点学校筛选下来的,宣老师给自己定下一个规矩:对丑陋的孩子加倍关心。只有丑陋的孩子进步了,整个集体才能真正进步。为此,他努力做好学生的三个角色:贴心人、引路人、示范人。他用爱心架起了与学生间的一条条桥梁。在应试教育普通泛滥这时,宣老师努力探索如何使班级的每个学生更富有爱国心、责任心、集体感、意志力,更具有新时代需要的创新意识、劳动意识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他善于抓住重点事件来贯彻他的教育理念。中国驻南使馆被炸,他给学生分析了整整三堂课的有关的政治、军事、经济形势,学生的爱国热情转化为了巨大的学习内动力;校运会,他与学生一齐定目标,挑人选,带头跑在学生的前面,但是一旦学生劲头高涨,他又适度站到背后,把主动权教给班委。他请来名画家黄天任和学校的音、美、书法老师给班级授课,增强学生的美学修养。特别在1999年,宣老师在省教育心量学会培训之后,他在学校里率先搞起心理健康教育和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他在全校班主任工作中逐渐推广,学生的心理健康指导、心理和学习效率等课题一一展开,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他撰写的德育、心理研究论文《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德育工作的转轨》等五篇文章先后在中国教育学会、浙江心理学会获奖并在《浙江教育报》等报刊上发表。2001学年,宣老师所带实验班以综合素质考评第一的成绩被推选为绍兴市先进班级,他本人又以优异的业绩被评为绍兴市十佳模范班主任。这是多次获得“市级优秀班主任”称号之后的又一殊荣。
作为负责学校德育教育的副校长,宣老师努力将搞好班主任队伍建设作为重点工程来抓,在他看来,唯有班主任素质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才能更切实地得到落实。因此,他特别注重青年班主任尤其是新任班主任的培养,他敢用、能用新班主任,同时又时刻注意对他们进行方法上的指导。一旦有什么成绩,就及时地进行面对面的鼓励。在他为首的学校政教处的培养下,里浦中学的新班主任队伍迅速成长。班主任平均年龄在30左右。
大像无形,大音稀声。宣老师润物无声的谆谆教导,相信在学生的心里,永远是走过心灵开空的春雷。 |